关于组织申报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”社科普及专项活动的通知
各二级学院:
近日,省社科联发布《关于开展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”社科普及专项活动申报工作的通知》通知,请按照申报要求积极申报。现将我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选题
以下活动选题为方向性条目。申报单位或个人可选择不同角度、方法和侧重点,自行拟定活动主题。
(一)围绕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策划开展专项社科普及活动。
(二)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“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”部署,以“文旅+百业”拓宽社科普及路径,策划开展展现巴蜀文化魅力的社科普及活动。
(三)围绕探索大力培育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,促进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、信息化转型,策划开展社科普及活动。2025年度市社科基金项目分为“年度规划项目”和“重大专项”两类。“重大专项”面向全国公开招标(申报通知另行发布)。此次申报的“年度规划项目”包括重点项目、青年项目、科普项目、后期资助项目。
二、活动类别
专项活动设置三个类别:社科普及专项活动、社科普及读物编写与推广活动和社科普及视(音)频创作与推广活动。
三、活动要求
项目完成时限为6个月,从立项之日起计算。省社科联组织专家对活动成果进行验收。
(一)社科普及专项活动
围绕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”开展社科普及活动,活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讲座、展览、报告会、展演活动、志愿服务等,活动累计总时长不少于7天,累计受众不少于5000人次(可结合线上平台数据综合统计)。
专项活动成果验收内容包括:1.三篇以上专项活动简报(新闻简讯),其中“四川社科”公众号宣传不少于1次;2.专项活动工作总结(调研报告);3.相关佐证材料。
(二)社科普及读物编写与推广活动
围绕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”开展社科普及读物编写,并组织开展与社科普及读物内容相关的社科普及活动。活动总时长累计在3天以上,现场受众不少于800人次。
社科普及读物编写与推广活动成果验收内容包括:1.编写完成的社科普及读物书稿,要求内容图文并茂,生动形象,通俗易懂,字数3-10万字,书稿内容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应低于25%(含);2. 读物介绍和推广活动总结(报告),“四川社科”公众号宣传不少于1次;3.相关佐证材料。
(三)社科普及视(音)频创作与推广活动
围绕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”开展社科普及视(音)频创作与推广宣传。视(音)频须经所在单位、3位同行专家和省社科联审核后在市(州)级以上官方媒体播出或转载,累计受众应达3万人次以上。
社科普及视(音)频创作与推广活动成果验收内容包括:1.制作完成的社科普及视(音)频。视(音)频时长不少于3分钟。视频格式须为MP4格式,画幅比例为16:9,分辨率在1080p以上,单个视频大小在100—300兆之间。2.视(音)频推广活动简讯(简报),“四川社科”公众号宣传不少于1次;3.相关佐证材料。
四、立项方式和管理要求
本次专项活动通过公开申报、专家评选、省社科联党组审定的方式择优立项。社科普及专项活动立项22项,每项资助经费1.5万元;社科普及读物编写与推广活动与社科普及视(音)频创作与推广活动共立项12项,每项资助经费1万元,立项数量根据申报、评审情况确定。资助经费在立项后一次性拨付,按照申报时列明的方式使用,由活动申报单位负责管理并建立经费使用台账。省社科联对经费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抽查,省社科联科普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。
省社科联科普处组织专家对活动成果进行验收,对活动完成情况纳入个人有关项目评审参考。未通过验收的专项活动,追回资助经费,活动负责人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。
五、申报时限及材料
(一)项目申报截止时间:2025年10月21日18:00前,逾期原则上不在受理新项目申报。
(二)申报材料:申请书及活页一式5份(申报书用A3纸双面打印,中缝装订),统计表一式1份。
(三)二级学院应负责本学院的申报组织与管理工作,并对申请书进行初步审核,请于2025年10月21日18:00前,将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科研处。同时通过OA报送相应的电子版申报材料,报送流程:科研秘书->科研处项目科(张老师))。须保证纸质版申请书与电子版申请书一致。
其他申报要求详见网站:https://www.scskl.cn/#/detail/2c988082988310ee01999944300a0413。
六、联系人及联系电话
张老师 0831-3542235
附件:1.活动申报书
2. 申报情况统计表
科研处
2025年10月13日